?翻砂鑄造是指用粘土粘結(jié)砂作造型材料生產(chǎn)鑄件,是歷史悠久的工藝方法,也是應(yīng)用范圍最廣的工藝方法。說起歷史悠久,可追溯到幾千年以前;論其應(yīng)用范圍,則可說世界各地無一處不用。在大埔翻砂鑄造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性能?
?
1.計算比較
型砂的比熱大致是:9.22×102J/kg·℃, 水的比熱是:4.19×103J/kg·℃, 水的蒸發(fā)熱是:2.26×106J/kg, 1噸砂中加20℃的水10kg(加水1%),使其溫度升到50℃,所能帶走的熱量為4.19×103×10×30,即12.57×105J。 1噸砂溫度降低1℃,需散熱9.22×102×1000 J,即9.22×105J。
所以,在舊砂中加水1%,只能使溫度降低24.5℃。 使1噸砂中的水分蒸發(fā)1%(10kg),能帶走的熱量為2.26×107J,卻可使砂溫降低24.5℃。 以上的分析表明:簡單地向皮帶機上加水或向砂堆灑水,冷卻效果是很差的。即使加水后向砂表面吹風,也不能有多大的改善。
加水后,要使水在型砂中分散均勻,然后向松散的砂吹風,使水分迅速蒸發(fā),同時將蒸汽排除。 型砂冷卻裝置的品種、規(guī)格很多,主要有冷卻滾筒、雙盤冷卻器和冷卻沸騰床等,都是利用水分蒸發(fā)冷卻型沙。其中,冷卻沸騰床效果較好。
2.舊砂的水分控制
幾乎所有的鑄造廠都檢查和控制混成砂的水分,但是,對于嚴格控制舊砂水分的重要性,很多鑄造廠的領(lǐng)導和技術(shù)人員還缺乏足夠的認識。 進入混砂的舊砂水分太低,對混砂質(zhì)量的影響可能并不亞于砂溫過高。
試驗研究和經(jīng)驗都已證明,加水潤濕干膨潤土比潤滑濕膨潤土難得多。型砂中的膨潤土和水,并非簡單的混在一起就行,要對其加搓揉,使之成為可塑狀態(tài)。這就像用陶土和水制陶器一樣,將水和土和一和,是松散的,沒有粘接能力;經(jīng)過搓揉和摔打,使每粒土都充分吸收了水分,就成為塑性狀態(tài),才可以成形,制成陶器毛坯。
鑄型澆注以后,由于熱金屬的影響,很多砂粒表面上的土-水粘結(jié)膜都脫水干燥了,加水使其吸水恢復塑性是很不容易的。舊砂的水分較低,在混砂機中加水混碾使之達到要求性能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。
由于生產(chǎn)中混砂的時間是有限的,舊砂的水分越低,混成砂的綜合質(zhì)量就越差。各國鑄造工作者已有了這樣一種共識:進入混砂機的舊砂,水分只能比混成砂略低一點。 較好的做法是:在舊砂冷卻過程中充分加水冷卻后所含的水分略低于混成砂。
這樣,從砂冷卻到進入混砂機還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,水可以充分潤濕舊砂砂粒表面上的膨潤土。 更好的做法是:在系統(tǒng)中設(shè)混砂機對舊砂進行預混,冷卻后的舊砂在預混混砂機中加水進行預混,以改善舊砂中膨潤土和水的混合狀態(tài)。
國外,有的鑄造廠預混時,將需補加的新砂、膨潤土、煤粉等附加料全部加入。用德國制造的EiRich混砂機預混。經(jīng)過預混的舊砂,進入混砂機后加水量很少,只是略微調(diào)整。型砂中的膨潤土和水在混砂機進一步得到調(diào)制,型砂的性能就更為穩(wěn)定一致。
3.舊砂的粒度
對于用粘土濕型砂制造的鑄鐵件,型砂的粒度以細一些為好。由于混砂時舊砂用量一般都在90%以上,決定型砂粒度的因素主要是舊砂。新砂加入量很少,不可能靠加入新砂來改變型砂的粒度。所以,應(yīng)該經(jīng)常檢測舊砂的粒度。 檢測粒度時,取樣后先清洗除去泥分(可用測定含泥量時剩下的砂樣),烘干后篩分。
4.吸水細粉的含量
吸水細粉中主要是死粘土,還包括焦化了的煤粉細粒和其他細粉。 吸水細粉的含量并非越低越好,最好將其控制在2-5%之間。 吸水細粉,混砂時會和膨潤土爭奪水分,使混成砂達到可緊實性目標值所需的水分增高。
但是,據(jù)大家的認識,吸水細粉的吸水能力比膨潤土強,而保持水分的能力卻低于膨潤土。因此,在型砂中加水量略有不當時,吸水細粉對型砂性能有一定的"微調(diào)和穩(wěn)定"作用。
水分高時,細粉首先吸水,膨潤土所吸收水可較穩(wěn)定一致;混成砂在輸送過程中水分蒸發(fā)時,吸水細粉所吸的水先蒸發(fā),粘結(jié)砂粒的粘土膏中的水分較為穩(wěn)定,型砂的性能也就較小波動。
吸水細粉含量太高也不好,會使型砂的水分較高,易于導致鑄件上產(chǎn)生針孔、表面粗糙和砂孔的缺陷。 吸水細粉含量太低,則型砂的性能(尤其是可緊實性)不易穩(wěn)定 。